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温润古雅 秀韵天成
——青年画家赵丹的花鸟画
鱼非鱼
当下的中国画坛,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振奋下涌现出大批优 秀的中国画家。他们把自己的创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中,在继承民族文化特色和个性语言的同时,积极汲取其他画种的积极因素,不
断探求和开创中国画在社会主义精神生活中的审美内涵。青年画家赵丹无疑是这批优 秀画家中的一员。出于对中国画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真诚,多年来不断深入学习探索,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取得了骄人的的成绩。
最近在创作人物画的间隙,画了一大批花鸟画。与大型创作不同,这些随手而成的小品,却尽显画家的情趣、格调和功力。具有典型的传统文人画韵致。
设色古雅静穆,气格深沉,这是给我的第 一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画的发展实际是儒家文化不断参与和纯化的过程,是慢慢脱离对物象的客观描摹而不断进入精神表达的过程。尤其是花鸟画的创作,从宋代的对自然的关照和感
悟,到明代徐渭和八大山人的纯粹精神的表现,这个转化过程始终体现着儒家尽善尽美的审美伦 理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美学诉求。这种审美理想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为传统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应该说,赵丹对中国画的理解和感悟是深刻的、全面的,这从她的这些小品中充分体现
出来。她的作品在构图、笔墨、设色和意境营造方面均流露出古雅渊懿,正是文人画的审美精神。古雅,来源于对文化传统的汲取渗透;静穆,是自我气质和精神的映照;渊懿深沉,是剔除浮华的深刻和博大。可以说她的画具备了传统
文人画的风雅和风尚。幽深的古意和雅逸的色彩正是她心境的写照。
毋庸置疑,艺术品位的高低,既取决于对艺术语言的熟练运用,更有赖于艺术家个人文化修养和情怀。个人的经历、学养、气质至关重要。多年来,赵丹先后师从戴泽、官布、于志学、邓白、周同祥等艺术家,大受裨益。并能深入
生活,坚持写生和创作,关注中国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而增强对传统哲学、美学的体悟,通过读书和修养心性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将个人情感和多年积累的学识融入
到作品之中。因此她作品所具有的审美意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结果。她的花鸟画以韵致取胜,寓刚于柔、寄动于静,灵妙的笔墨变化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平和雍穆中表现出物象的内在之美。
赵丹的花鸟画以情调、韵致见长。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在她的作品中,丰富的物象呈现出一种感性、充实的生命力,笔墨间洋溢着深厚的情感和自然花鸟特有的韵致。这种与传统文化相互交织的表现形式为作品带来了飘逸灵动的美
感。她善于让画面透出一种朴素芬芳的气息,将人带入一个温润而生机勃勃的世界。那单纯、安宁的笔墨凝聚了自然生命的律动,波澜不惊地表达着人类心灵和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她笔下的花鸟世界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与浮华,静下心来体会朝花晨露。
在作品《秋之曲》中,她刻画出一种清逸淡远的意境,画面中的小鸟和树木于古雅之中洋溢出动人的诗意。色彩淡中见厚、空灵蕴藉,从中可以体味出她对古典花鸟画的深究细研。树枝的静和鸟的动使画面在秀逸平淡中蕴含这张力,此作展现出
悠然之情、雅逸之美和宁静之感,画家从大自然中发现、捕捉能触动心灵的生动细节,并巧妙地构置于画面之中,通过清幽旷远的意境营造来展现其对人生与自然生态的理解和感悟。如在作品《长寿花》中,她将花卉描绘得生动而富有
古意,烂漫而不失典雅。色彩沉着稳健,用笔温润雍容。使画面淡雅厚实之感。这种表现方法充分体现出画家具有灵活多变的绘画思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能力。此作充满着健康饱满、温文尔雅的审美情趣,彰显出典雅幽静的古韵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面貌。
文化是中国画的灵魂,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形式。对以书入画的创作方式的突显是赵丹作品的艺术特色。书法用笔是是长期探索艺术、提升思想境界的一种体现。她的作品笔势稳健内敛、以柔写刚,强调对物象骨气的表现和温雅气韵的追求,这种平和闲适似不经意的用笔,正是她深厚文化修
养在在笔墨情韵方面的自然流露。在创作过程中,她将笔墨转化为生命的意蕴,并使其充盈在画面之中。技进乎道,这正是艺术趋于大道的明证。赵丹对笔墨的运用已经脱离形而下的层面,而逐渐深入到对情感和文化的契合与表述。
路漫漫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术之路永无止境,赵丹的艺术理想以及对中国画的探索必将在未来有更大的突破和造诣。
赵丹作品欣赏: